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东塘街道:“七个一工程”构筑流动党员精神家园
雨花区东塘街道,积极探索流动党员管理新方法、新模式,创新推行“七个一工程”,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,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真正达到“放得开收得拢、流得出管得住”的效果。
“四方联动”让流动党员“找到家”。社区党组织与职能部门、楼宇企业、商圈市场、小区物业“四方联动”,对全街流动党员进行全面摸底,累计查找流动党员180人,做到了底子清、底数明。一是与职能部门联动摸底。协调派出所、卫计、人社、劳动等有关部门,在流动人口居住管理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、人才(劳动力)市场招聘等登记中,增加“政治面貌”栏,确保第一时间掌握外来流动党员情况。二是与楼宇企业联动摸底。在辖区商会大厦、中机国际、新芙蓉之都、神农商务楼等大型商务楼宇设立流动党员登记点,发动楼宇物业公司力量对企业党员情况进行登记摸底。发动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力量对员工党员进行摸底,定期上报。三是与商圈市场联动摸底。要求辖区大都市商业街、东塘交易大楼等商圈市场管理方,对商户及其用工人员中的流动党员情况进行动态登记,确保无遗漏。四是与小区物业联动摸底。发挥小区物业的优势,对辖区三万英尺、华银园、中江国际花城、六都国际、大鸿杰座等住宅小区流动党员进行摸底,同时发挥网格楼栋长人熟、地熟的优势,对老旧小区流动党员进行上门登记。建立社区“一季度一摸底,实时动态更新”制度,保证流动党员异动情况实时掌握。健全流动党员台帐,掌握流动党员工作生活状况和思想状况,保证流动党员“离开不离党、流动不流失”。
“七位一体”让流动党员“安好家”。实行“一站一证(信)一表一册一群一云一反馈”“七一”全程痕迹式管理, 使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管理规范有效。一是搭平台,亮身份。打造街道、社区流动党员服务驿站11个,通过党务公开栏、宣传橱窗等公开流动党员服务信息,引导流动党员亮明身份。建立流动党员微信(QQ)群,让外出流动党员及时了解支部工作动态,推送学习内容,接收党组织生活汇报,搭建交流与联系的平台。二是建台账,明轨迹。通过全程轨迹化管理,实现流出地管理与流入地管理的实时互动,确保流动党员不流失、不脱线。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(党员证明信),方便外出流动党员参加流入地党组织生活、缴纳党费等。填写流动党员登记表,建立党员流动台账,全程记录党员流动轨迹、流动期间表现情况。完善流动党员花名册,全面掌握流动党员详细情况。收集流动党员表现反馈表,如实反映流动期间参加组织生活、完成组织交办任务等情况,作为民主评议和评先评优的依据之一。三是线上学,线下做。开展“红星云”网上支部的同步使用,将支部的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活动等利用“红星云”全程纪实,打造支部工作“电子智能库”,实现党建工作动态化、痕迹化、智能化管理。依托红星云与流动党员进行线上互动交流,开展流动党员志愿服务和微心愿互助活动。
“三大结合”让流动党员“爱上家”。流动党员不仅要严管更要厚爱,才能使流动党员人流心不流。街道注重将管理与服务相结合、义务与权利相结合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提升流动党员归属感。一是做好管理与服务结合文章。针对流动党员的特点,既严格管理又热情服务,从其现实需求着手,暖其心,先后开展了“合理搭建供需平台,助推楼宇经济发展”社区招聘会、“民营企业招聘周”创业政策进门店、“社区就业在行动,春风送暖入家门”社区招聘会等一系列活动,使他们自觉乐意亲近党组织。二是做好义务与权利结合文章。保证流动党员享有党章规定的所有权利,让他们参与基层组织重大事务的决定,引导他们在支部建设、社区治理、文明创建、志愿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。同时,充分保障流动党员在就业就医、子女入学、购房、廉租房、困难救助等方面的权利,以权利的保障促进党员义务的自觉履行。三是做好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文章。根据流动党员“小型、业余、分散”的原则,依托先锋手机党校、“东塘百事通”微信、商圈夜校等平台,开设党课超市,提供理论学习课程、实践学习课程菜单,流动党员根据自身实际自主选择课程。课程设置一方面注重把党的有关文件和精神的理论学习与座谈、讨论、参观、事迹报告、电化教育等方式结合起来,一方面注重将理论教育与企业经营管理、职业生涯规划、业务技能培训等内容相融合,提高党组织活动的可操作性,吸引党员踊跃参加组织活动,增强教育效果。